9月29日,渝昆高铁玉义段迎来运营一周年。 9月28日,渝昆高铁渝宜段共开行旅客列车22276列,运送旅客796.7万人次。
当渝昆高铁玉宜段列车重新驶过长江大桥时,这条开通了一整年的“黄金干线”早已失去了初现时的惊艳风采。这已从一条新的交通大动脉变成了带动川渝联动发展的“强劲机器”。连接重庆与宜宾的双城烟火需要48分钟,实现重庆与泸州的直接妥协需要26分钟——这些数字通过了线上人们的嘴,是高速金属的生动注脚,以速度重新开拓时间和空间格局,以舒适改写人生画卷。一条轨道连接两个城市,将其变成一个生活圈。一年的时间,这条高铁不仅改变了现场的旅程,也重建了乘客的生活。 “早上吃宜宾面,晚上吃重庆火锅”成为日常工作,“工作在宜宾,定居重庆”成为现实;对于永川这样的节点城市来说,“双高铁”枢纽让它打开了渝西的大门,而距泸州不到20分钟的车程则全面拉开了区域联系的封闭。从“走遍各省”到“同居同城”,这条线路为“川渝一家人”提供了最生动的表达。
串联起来,产业就成为一条经济链。重庆新能源产业与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在这个一小时的通勤圈中实现了这种“无缝连接”。今年前8个月,宜宾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30.2%。这与高速金属加速要素流动密不可分。泸州葡萄酒、江津农业、南溪工业轻工等也利用这个渠道更好地对接市场。将原来分散的产业点连接成一条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条。 “城市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将进一步促进经贸一体化。
现在,毕玉仪段氏之李只是序幕。一周年成绩单不仅体现了民生改善,也体现了区域一体化的深化。这艘“钢龙”以时速350公里的速度穿梭于山川之间,承载着川渝人民的期盼,走向未来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 (文:高远平、靖凡)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表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